第三十五章 师说

砚席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落秋中文网 www.lqbook.net,最快更新中原策最新章节!

    术舫倒下多少人柳池可管不了这么多,他目前最为关心的还是眼前的评舫。之前叶彤有提到过评舫,必须要让柳池拿到评论两舫的甲等评定,才有可能带她等第十舫。也就是说,叶彤自身并无独自过关的把握!

    “小白,你可知这评论两舫中可有什么玄妙?”柳池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白无瑕脸色有些阴郁,似乎对评论两舫颇为忌惮,“评舫历年来的题目都有所不同,有评人、评事、评江湖豪客,也有评庙堂、评沙场、甚至评君王!今年元宵评的便是前朝大儒许阳明。而至于论舫,多是议论今我大齐发生在眼前之事,论舫不光是论,还需要把具体解决的方法说出来才算过关。评论两舫,说白了就是一场类似御京城皇帝跟前的殿试。”

    柳池微微点头,以白无瑕的说法论舫他倒不怎么担心。就事论事的本事,他可不是一般的高深,况且他本就是个局外人,以客观角度最合适解决这类问题。可评舫就不一样了,若是评舫评的是历朝历代的某个大儒名家,他可知道得不多,届时露出什么马脚便不好交代了。

    白无瑕又道:“其实你也勿需担心,这评论二舫本就一体,只是一是评古,一是论今。以你以往与我说那些道理,评论两舫于你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,但叶姑娘可能就差一些?”

    柳池不由看向叶彤,白无瑕所言不无道理。大齐如那个世界的历史一般,皆是重男轻女,女子没什么地位可言,这也让许多闺中女子不懂得天下大势,于评论两舫的见地自然要浅薄许多。而且此舫两舫评定的试官皆为男子,女儿家的心思想法不怎么能与之合拍。说白了这是大齐时势使得女子眼界狭窄,并非是说女子不如男还是怎滴。

    他看了叶彤一眼便很快收回目光,心里对这个少女越加好奇。若论审时度势,怕是自己与白无瑕都比不上眼前之人。从第四舫猜谜,到对舫对句、诗舫吟诗、术舫选评,少女选择的题目都是极为保守,只求过关不求出彩。到底是什么事养成了她如此老成的性格?

    相比白无瑕的张扬,这个内敛的少女越加让他好奇!

    评舫无须等候,验过请柬便可进去,评舫的规矩与之前几舫有很大不同。评舫要评的之事,不管先来后到皆可参评,因为所评之事早已固定。且评舫不忌讨论,因为解评之地是在评舫前方屋子里,只要有了主意便可前去解评。

    初入评舫,其中熙熙攘攘已有一两百人,且连个试官都看不到,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官差守着出题的高台。人虽多却不乱,偶有三四个书生聚集在一起商讨着解评的方法。柳池三人一进舫便已看到评舫所出之题。

    “天地君亲师,取一字解评!”高台上的出题一目了然,柳池一看那出题心里顿时舒了口气。这类广义的题目,只要不落到某一前朝的详细事物身上,对他来说便不是什么问题。论见识,在那个任何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的年代生活过,他自然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玄妙。

    这出题太过宽泛,只要沾边之事都能够扯上一大堆。天地君亲师,这五个字看似简单其实不怎么好选。谈天说地他虽不惧,可若是将那个年代的东西带入,难免不会引起轩然大波。牵涉到学术上的问题,那个年代的有些东西在此说出来未免太过惊世骇俗。天地不是不能说,只是不能说得太过惊世骇俗。

    而至于君,他可不想去嚼什么舌根子。那个年代说的是人人平等,与大齐现状差别太大。所以这个字柳池万万不会去碰。

    除却天地君,还余亲师二字。作为一个局外人,柳池对齐人的许多关系都还算不得清楚,况且生来便作为一个孤儿的他,自幼对亲这个词眼的概念并不深刻。而至于师,他却颇有心得。

    心头有了主意,柳池不禁侧目看向叶彤。白无瑕他并不担心,此舫虽说要拿甲等评定有些难,但拿个乙等白无瑕却是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“可否有了主意?”柳池向叶彤问道。

    叶彤有些诧异的看着他,虽是面无表情心里却有不小的波动!才刚进来看到出题便有了思路,也只有眼前这个怪胎了!她摇了摇头,似乎不准备去解评。

    柳池抬头看了看四周,随即拉着叶彤走向门口的角落,才道:“评论两舫你是不准备参加了?”

    叶彤点了点头!

    “那如何才能让你登第十舫?”

    看着柳池火急火燎的样子,叶彤迟疑道:“全甲过关可带婢女,而且评论两舫相通,两舫间不会有人出局。你只要过了第九舫,且总评为全甲,便可带我登第十舫。”

    柳池有些疑惑,怎滴白无瑕没跟他说起这茬。他有些不放心,还是觉得叶彤自己破关要稳妥些,当即道:“全甲倒是不难,可未免太过惹眼,要不评论两舫我来给你出主意,你自己破关可好!”

    叶彤白了他一眼道:“你都知道惹眼,我怎会不知?历年诗会,从未有女子能过文舫九关。”

    柳池闻言一脸无奈,不再问她,转身向前方解评的小屋走去!他不再存什么藏拙的心思,都到这个地步了再藏拙也没用,光凭前几舫那一对一诗一术,再藏拙也掩盖不住,还不如放开来。

    解评的小屋,房门虚掩代表无人解评,他来到门口想也不想便推门进去。身后的一众书生见他进去,也都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一进这房间,柳池便察觉气氛有些不太对,此间一面临江,几位试官坐在临江的一面谈笑风生,见他进来才止住闲话。

    柳池顿时感觉进了刑场,就算那个世界的国考面试,也未曾见过如此大的阵仗。评舫评定有甲乙丙丁四等,此间听评的试官有十来个,每个试官皆有举牌提问的权利,所有人评甲方可算甲等,有一人评乙便作乙等。同理,一人评丙便作丙等,评过之后不管是否达到标准皆可直接入论舫!

    一众试官见他进来,才收敛下来。有一稍稍年轻的试官开口道:“公子,不知解评何字?”

    “师!”

    “那何为师?”有试官问道。

    柳池正色道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古之学者必有师,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……”

    他一开口便口若悬河,说的正是韩愈那首《师说》,且是从一而终几乎毫无变动!

    窗边一群试官见他开口便已成章,个个竖着耳朵认真听着,生怕错过什么桥段。

    对于《师说》这篇文章,柳池算是倒背如流了,类似这类课本中必背的文章,他记得太过于清楚。以至于通篇《师说》背下来,柳池甚至没有一丁点停顿。

    不一会,他朗诵完毕,对面的十来个试官都还身处云里雾里,还在细细品味。柳池突然感觉有些尴尬,房间里霎时间安静得有些诡异,他进退维谷,只得愣在原地等待试官回神。

    片刻后,终于有试官反应过来,谦虚道:“这位公子,你这评说得太快,可否再说一遍!”其他几位试官皆都点头示意。

    柳池只得从头再来一遍,且他这次的语速放慢了许多,似在朗诵一般,众人听起来韵味非凡。

    众试官听着他再次朗诵,不时点头,不时抚须,中间从未有人打断他的朗诵。等他诵完,众试官才交头接耳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达者为师!这评解得甚是恰当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如此,我等在此评定,于师字上的见解恐不及这位公子!”

    “非也,这评他解得如此流利,怕是之前早有准备!”

    “可就算如此,能解得这般透彻也只有他了。寻常书生解师之一字,说的多是尊师重道,万事师表,却从未有人能从此子解评的角度来破题,入甲等无可厚非!”

    却见先前问话的试官朝柳池道:“公子这评解得甚为流畅,定是胸中已有腹稿,不知可否写下来让我等一观?”

    试官就此一问,柳池却没有拒绝的可能!当下只能上前接过纸笔,将《师说》一一写下。

    他每写一句,周边试官皆点头抚须,不时交口称赞。写得大半,众人皆言当评甲等。通篇写完,众试官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“贾兄,此等文章功底和见解,比之前众人都要高出一截。且评师的仕子本就少见,看来此子下了不少功夫!”

    “当是如此,咦,柳泽生!”那贾姓试官确实发现了这名字的不寻常,“原来是诗会首唱名的柳池柳择生,此人在楚州名声极盛,有此才学也不觉得稀奇了!”

    “哦?贾兄认识?”

    “倒是未曾见过,只是楚州代大人李大人都对之推崇备至,就连此番诗会首唱名也都是璞王殿下亲自提点,许是我等孤陋寡闻,未曾见识过此子风采。当真别具一格!”

    “着实如此!”那接话的试官微微点头,继而看向众人,问道:“此评当入甲等,诸位可还有其他见地?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摇头不语,这师说写得极为客观工整,引经据典,且措辞流利,破题角度新奇,众人皆没有反对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