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出游(莫九)

华采溪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落秋中文网 www.lqbook.net,最快更新桃华未尽最新章节!

    富兰死后,思嘉再度成为寡妇,瑞德却前来拜访,并向思嘉求婚。思嘉在瑞德的百般游说下答应了他的求婚。婚后,瑞德对思嘉百般宠爱,并允诺让思嘉体验婚姻的快乐。思嘉在物质上获得了快乐,但心底却依旧不忘希礼,使瑞德感到痛心。不久,思嘉替瑞德产下一女,取名白美蓝,瑞德将心思转移至爱女身上,对其呵护备至、百般娇宠。

    一日思嘉与希礼在锯木厂,谈及了战争前的年少回忆,感到不胜唏嘘,俩人怀念之余相互拥抱,却被希礼的姊姊英蒂撞见。当晚瑞德酒醉后发狂,对思嘉吐露真心话,并表达其悲痛与失望,话毕,便在喝醉之际将思嘉强抱上楼。隔日,思嘉醒来后瑞德却提出离婚,并带着女儿美蓝离开。媚兰不相信流言,坚持保护思嘉。同时,思嘉发现自己再次怀孕,当瑞德带着美蓝返家,俩人争执间思嘉不慎跌落阶梯小产。瑞德无比自责,俩人的争执逐渐冷却,当思嘉逐渐恢复健康,美蓝却因练习骑马跳栅栏而不慎落马身亡,瑞德与思嘉两人彼此责怪,婚姻濒临绝裂。

    此时媚兰传出难产消息,思嘉速速赶往媚兰住处。媚兰在临死前,将希礼托付给思嘉照顾,并告诉思嘉瑞德相当爱她,要思嘉善待瑞德。思嘉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就与媚兰情同姊妹,且自己一直爱的人不是希礼,而是瑞德,但自己多年来却都浑然不觉。返回家中的思嘉发现瑞德准备离开,急忙的想要挽留,但瑞德却表示自己已心灰意冷不在爱思嘉,美蓝的死也已夺去了他留下的意义,之后便扬长而去。思嘉一人站在那儿看着瑞德离去,心中心乱如麻,只知自己不能失去瑞德。忽然间,思嘉心中窜起一丝坚强,对心乱如麻的自己说道:“塔拉!我的家。我要回家,我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拉回来,无论如何,明天又是新的一天。”

    作者

    玛格丽特·米切尔(Margaret Mitchell),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。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、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。1922-1926年任地方报纸《亚特兰大日报》的记者。她于1926年开始创作《飘》,10年之后,作品才问世。随后,小说获得了1937年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。她一生中只发表了《飘》这部长篇巨著。

    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·马施结婚。1949年8月11日,米切尔去世,享年49岁。死后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。

    人物介绍

    思嘉丽·欧哈拉

    (Scarlett O'Hara)本书女主角。美丽坚强,果敢自私的美国南方少女,一直爱着卫希礼,最后发现自己爱的其实是白瑞德,但为时已晚。又译:斯佳丽,郝思嘉

    瑞德·巴特勒

    (Rhett Butler)深爱着思嘉丽,曾公然宣称自己是不结婚的男人,但爱上了思嘉丽并成为她的第三任丈夫。个性潇洒,特立独行,机警聪明,最后因被伤透了心而毅然决然地离开思嘉丽。又译:白瑞德

    阿舍利·威凯兹

    (Ashley Wilkes)思嘉丽为之倾心,他坦承受到思嘉丽吸引,但认为表妹媚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人。在大战结束后,仍无法忘却过去老南方的美好日子。又译:卫希礼

    梅兰妮·哈密顿·威凯兹

    (nie Hamilton Wilkes)希礼之妻。温柔,坚强,善良。思嘉丽的大姑子和朋友,希礼感情的竞争者(梅兰妮并不知情)。从头到尾都把思嘉当成亲姐妹,最后因身体孱弱,难产去世。又译:韩媚兰

    葛莱德·欧哈拉

    (Gerald O'Hara)思嘉丽的父亲,爱尔兰人;塔拉庄园的主人,个性粗野狂放,最后坠马身亡。又译:郝嘉乐

    艾伦·欧哈拉

    (Ellen O'Hara)思嘉丽的母亲。温婉高尚,是塔拉庄园的重要支柱。最后染病身亡。又译:郝爱兰

    苏伦·欧哈拉

    (Suellen O'Hara)思嘉丽的妹妹。又译:郝苏伦

    凯伦·欧哈拉

    (Carreen O'Hara)思嘉丽的妹妹。又译:郝恺琳

    妈咪

    (Mammy)思嘉丽的保姆,和年长女伴;欧哈拉家的忠心的黑人女奴。又译:黑嬷嬷

    查尔斯·哈密顿

    (Charles Hamilton)梅兰妮的哥哥,思嘉丽的第一任丈夫,性格温和羞怯,但有保卫南方的雄心。然而入伍不久即因病身亡。原为希礼妹妹哈尼的男朋友,且已确定要结婚。在电影版中,查尔斯是阿舍利妹妹茵迪亚蒂男朋友。又译:韩查理

    弗兰克·肯尼迪

    (Frank Kennedy)思嘉丽的第二任丈夫,原为思嘉丽妹妹苏伦的男朋友,但一时被思嘉诱惑而胡里胡涂地结了婚,最后为了替被黑人欺侮的思嘉出一口气而被杀身亡。又译:甘福隆,甘弗朗

    贝蒂·哈密顿又被称作贝蒂帕特姑妈,梅兰妮与查尔斯的姑妈,在战时思嘉丽住在她家里,动不动就昏倒,个性胆小。又译:韩白蝶

    百丽·沃灵

    (Belle Watling)高级妓女;富有,但被其它妇女唾弃;瑞德的朋友。又译:华贝儿

    威尔·本特恩

    (Will Benteen)一位贫苦的,只有一条腿的南方联盟士兵。在小说第三部流落到塔拉时身染肺炎,爱上了凯伦,但与苏伦结婚。又译:班威尔

    维德·汉普顿·哈密顿

    (Wade Hampton Hamilton)思嘉丽与查尔斯的儿子。又译:韩韦德

    埃拉·洛丽娜·肯尼迪

    (Ella Lorena Kennedy)思嘉丽与弗兰克的女儿。又译:甘爱雅

    尤格妮·维克多拉·“波尼”·巴特勒

    (Eugenie Victoria “Bonnie“ Butler)思嘉丽与巴特勒的女儿。深受宠爱,最后像外祖父一般坠马身亡又译:白美蓝

    重要地点

    陶乐——欧哈拉一家的家和种植园,郝思嘉为保住它而抗争

    十二橡树——威凯斯家的种植园;第一部中阿舍利的生日野餐聚会在此举行

    桃树街——亚特兰大的一条主要街道;贝蒂派特姑妈居于此处;书中大部分情节在此发生;故事后半段郝思嘉和瑞德在此拥有一所大房子

    小说中的种族歧视和历史事实

    小说中的人物对黑人有明显的种族歧视,即使按照1860年的观点也是如此。仅举两例:

    “黑人是多么愚蠢啊!他们从来不会去想任何事情,除非你去命令他们。”思嘉从陷落的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后曾这样想。

    “他们竟然敢笑,这些黑猩猩!她真想把他们全都抓起来,用鞭子狠狠的抽,直到他们皮开肉绽鲜血淋漓。北方佬要给他们自由真是见鬼了!”思嘉丽在战后看到自由黑人时这样想。

    书中重复著对美国蓄奴南方仙境般的描写。奴隶制在这里是一种相当仁慈的体制,鲜有体罚或责駡奴隶的事发生。奴隶们被很好的照顾,他们也都对现实很满足。书中称战后的重建时期充斥着不负责任的黑人袭击白人妇女,在立法机关之中舞弊的事件。但从现存的历史证据来看事实却恰恰相反。但此观点亦有疑虑,执政者通常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,所以当时若的确发生这些事,没有留下官方纪录,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政治

    批评家和历史学家认为本书带有强烈的美国南方联邦政治信仰,且对美国蓄奴南方的文化进行了不切实际的美化。书中对1864年亚特兰大陷落和战争创伤的生动描写(部分在1939年的电影中被删去),表明作者对该段历史进行了相当的研究。但是,其研究的材料基本上仅限于美国南方作家和历史学家的作品。米切尔对战争和创伤的透彻描述使本书于1937年5月3日获得普利策奖。

    书中的有一部分与早期的三K党有关:战后,郝思嘉遭到新解放黑人的袭击,她的男性朋友们在夜间对黑人棚户区进行了报复性袭击。这次袭击被以充满同情的笔调写成是必要且正义的,而试图逮捕袭击者的执法官被描绘成残暴的北方占领者。尽管在此事件的描写中并未提到三K党,但郝思嘉后来得知阿舍利·威凯斯和其他所有参与这次攻击的人都是三K党成员。米切尔应该是从她的历史研究中了解到:在18世纪70年代末期,很多地方反黑人团练都最终加入了三K党。书中曾提到郝思嘉很厌恶三K党,并认为男人都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(尽管这基本上都是出于她自私的考虑,好让受惊的她多受到点关爱,且不再给可恶的北方佬更多的理由来加强有害她生意的军事管制)。书中提到瑞德对三K党并不感兴趣,但他说过如果真的需要他会很好的融入这个社会的。但小说中从未说明瑞特是否认为必须走到这一步。当地的亲北方政府随后在瑞德和阿舍利的压力下倒台。

    书里叙述的庄园主生活水平较高,所以对待奴隶亦较为平衡,视奴隶为家中一份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