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惩恶妙计 安知出自黄口

花甲九歌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落秋中文网 www.lqbook.net,最快更新紫璃变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多小吉正待动筷,听得老者似有不忿,便放下筷子不敢再动,静观其变。

    店主人一听客人摔杯招呼,忙不迭的小跑过来恭敬站立,哈腰赔笑道“老先生,不知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“店家,我且问你,你这招牌上书三个大字“望香楼”,字体古朴遒劲,雄浑有力,似是出自大家手笔,店内窗明几净,红梁白墙,甚是清爽,看来也是下得一番心血的,却如何只做得表面文章,这酒却连那野店小肆都不如,恁的寡淡不提,如何还一股霉土味。”店主人听罢,悲苦之情倏地漫于脸上,只是闷头不语。张神医瞧的心中奇怪,平常这般状况,店家须是说些有的没的,毕恭毕敬再去调换,可这店家却只是摇头不语,再观这店家虽是此时表现的彬彬有礼,但那一对眼睛里尽透着精明强干,且在千百城这一带,如此木讷如何开的了酒家,其中必有隐情,这张神医平日本就好任侠游历,再加上已过古稀之年,想必这其中定有隐情,便略温了温声音道:

    “店家,如何这般情状,难道我冤枉了你?”

    “哪里哪里,老先生说的在理,只是。。。唉,这酒,不算酒钱,小的再吩咐后厨给老人家多加两个拿手菜,算本店赔得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店家,酒不好给老夫换酒便是,我如何还要讹诈你两个菜,有何隐情如实道来!”

    那店主人听罢,将手藏在袖子中一阵揉捏,似有何难言之隐,嗫嚅了半晌,这才俯首近前低声道“老人家,看您眼生,想必是外乡人士,索性小子斗胆跟您说上一说,也不怕您笑话,这正是拜那贪得无厌的县太爷所赐!”

    张神医不禁愕然,“你却又胡说,找个由头哄骗我,你这酒家如何跟那县太爷扯得上关系?”

    那店主人长叹一声,苦笑道“老人家您有所不知,咱们这枫叶县原知县调任,这新上任的县太爷,便是那吴德伦吴县令,不怕老人家笑话,吴德伦乃是个捐官,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这捐官的第一把火,却是要在我们百姓头上搜刮那捐官所资,这个叫做“用之于民,取之于民”。上任才一月,便贴出告示,说什么县里奢靡成风,须勤俭自勉,禁止商家坊间使用陶瓷铜器等制品,所有大小容器一应俱全,均须购买县衙官窑所制泥瓦制品,如若不从,便都要充了公。首当其冲的便是这装酒的泥瓦罐子。您上眼瞧,这你瓦罐,制作粗陋不说,且价格高的离谱,县衙又强迫给每户商家均有摊派,时限又兀的紧张,换来这瓦罐根本无暇清洗,草草冲刷一遍,店里便将所贮藏用酒连夜腾换进去,跑得不少酒气,以至如此。平日本县客人都知这缘故,也不计较,胡乱喝些便罢,只是自从用这破泥瓦罐装酒,那酒质便一日不如一日,想来这是这瓦罐做的粗陋,比敞开瓶盖也强不了多少了。县中店家均遭了此劫,胸中虽有怨气,又不敢和官府计较。自此私下里得了空便偷骂上两句,后来那吴德伦便得了个“瓦罐县令”的诨号。今日老先生至此未能好酒招待,怠慢了老先生,小的实属无奈。”

    “啪!”,张神医一掌拍在桌上,那本已被勤快小二擦得明光油亮的桌面,竟从缝隙中腾起缕缕尘土。听店主人说了这段缘由,张神医早已火冒三丈,“好个吴德伦,身为父母官,不为百姓谋求福祉,却千方百计想得如此厚颜无耻的宵小伎俩来搜刮民脂,治不了你这病入膏肓的贪虐之症,老夫还妄称什么神医之名!”

    一日后。

    车水马龙的枫叶县街头,人流依旧熙熙攘攘,此时正值春末夏初,刚刚褪去了春寒料峭,夏日暑气正似欲破茧而出,路旁树木花草争相吐蕊,酝酿芬芳,惹得那幽蜂香蝶在花间草地上下摇曳,醉舞翩翩。

    正是“春山暖日和风,阑干楼阁帘栊,杨柳秋千院中,莺啼燕舞。”这乍暖还凉的时节,百姓衣着最是尴尬,往街上瞧去,有身强体壮的后生,衣衫单薄却还略有热意,有年迈蹒跚的老人,紧扽衣襟,却还冷冷缩缩。推着大车行走的莽汉,大声吆喝着让路人躲避,袖子高高挽起,敞衣袒怀,胸膛上肌肉的沟壑间汗水淋淋;路边早点摊眉清目秀的小哥,添柴拉火,锅盖一揭,热气腾腾,满街的行商客旅,正是熙熙攘攘,噪杂喧闹。可是却独独有一处,与这早市热火朝天的景象截然相反。

    只见这一处,按理说本应该热闹喧嚣的迎街方向,却只有几个破泥瓦罐散乱摆在那里,而后面靠墙根处又层层叠叠堆起几排,粗略看去,少说也有百八十个,两个官差打扮的人,年长的约莫四十左右的满脸络腮胡正半站半靠的倚着这堆瓦罐,也不说话,也无动作,只是将那官帽朝前歪戴在头上,整个人萎靡不振,哈欠连天。年轻的还算些清秀的,正唾沫横飞的在前面和另一个年轻后生争论着什么。

    “我说,你也太穷酸了,哪有人一个一个买,至少也得买十个!”

    “官爷啊,这瓦罐价格也甚是昂贵,以前家中用得陶罐,也不出三四十文一个,这瓦罐怎么能值一钱?而且这瓦罐又不能吃不能喝,你让我买回十个作甚使唤?”

    “一钱还贵?这瓦罐可是官窑精心制作,你那土窑陶罐怎能比得上?作甚使唤?吃喝拉撒,锅碗瓢盆的,十个不多,尚且嫌少哩!”

    “可是小人家里只有三口人,委实是用不了十个啊,您看能否通融通融,少买两个?”

    “这到无妨,你家中现在是只有三口人,但你有儿子,你儿子日后娶妻生子,又是三口人,子子孙孙这么用下去,十个还尚且不够!”

    “大人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住口!你以为我放着县衙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安生日子不好好待着,到这里来和你扯闲篇?实话告诉你,县太爷给我等也摊派了任务,瓦罐卖不够还得回去领板子,所以今天这瓦罐,你买也得买,不买也得买,别敬酒不吃吃罚酒,再啰嗦,还要多卖你十个!”

    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慢着!”,年轻人正叫苦不迭,却只见他身后,一位鹤发老者,右手执一柄红木杖,左手拉着一个八九岁的孩童跻身过来。老者道“这位官差大人,老夫打搅了,请借一步说话。”年轻官差往这老少二人上下大眼瞧了一瞧,道“不知老先生有何见教?”

    “这后生的十个瓦罐,老夫要了,且不单单是这十个,连你身后那些,老夫都要了!”这句话一出口,那个被年轻官差拉住强行卖罐的后生,脸上刹那从寒冬腊月变成了阳春三月,心道这是谁家的老头,这破烂瓦罐自己一个尚且不想要,这老头却狮子开口连后面那一堆都包了圆,当真是岁数太大头脑糊涂了。虽然这老者解了他的围,但他似乎又对这老头生出了好奇之心,便悄悄退到了两丈开外,想瞧个新鲜。那年轻官差听到老者来意后,随即变的欣喜若狂,不敢相信的扭头朝那个打瞌睡的络腮胡官差喊“大哥,大哥,快醒醒,来大主顾了。”却只喊不动,像是怕略微动一动这个大主顾便会跑了。那原本哈欠连天的络腮胡官差听到这边喊话,浑身一个激灵,几步迈至前来,面露喜色道“什么大主顾?”

    “大哥,这老头,哦不,这老人家,说要把这的瓦罐全买了!”

    “什、什么?”那络腮胡官差显然不敢相信,忙又问道“老人家,莫要玩笑来消遣我二人,此话当真?”

    “哎,老夫都这把年纪了,怎能和你们后辈开如此玩笑,当然当真,只是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”那络腮胡一脸的惊惧之色,生怕这尊财神爷又突然飞走。”

    “老夫听说这瓦罐是那官窑所制,品质精良,所以老夫也想要个凭证!”

    络腮胡长舒一口气,“这好说!好说!”说着,络腮胡官差自衣襟内扯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折,铺展开来道“老人家请上眼,这便是那白纸黑字官府大印的批文,老先生请过目。”

    鹤发老者凝视告示,上书:奉天承运,告百姓书,太平日久,百姓贪享乐而求奢华,实违节俭之遗风,本县着实痛心,故为重整节俭民风,即日起推行官窑之罐,其余材质之罐,一律不可使用,违者按败坏民风,对抗官府罪论处,不得违抗,枫叶县令告。上面盖着县衙朱砂大印。

    老者边看边略略点头,似是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那络腮胡官差见老者如此,越发的眉开眼笑,喜不胜收,正愁县太爷的摊派无从着落,却凭空冒出这么一个老头,官印告示自是不假,至于这泥瓦罐是不是官窑所制,只有县太爷和鬼才知道。下面当差的,受了县太爷的摊派,自是苦不堪言,哪还有那些功夫管得许多,这老头若真能把这些瓦罐都买了,那摊派没了不说,说不定县太爷见咱这事办的漂亮,还能赏几个大子儿,络腮胡仿佛此刻已然听到那钱入口袋妙不可言的奇美音律。正当络腮胡官差喜不自禁的徜徉在自己的美梦中时,却陡然生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