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:突厥王子来挑战

西枫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落秋中文网 www.lqbook.net,最快更新最强官老爷最新章节!

    科举舞弊案第五天。

    张浩然等上榜考生还被关在刑部衙门内,不得外出,不得见旁人,大理寺已经在审讯诸位考生,寻找线索。吏部更不敢歇着,联合京城府尹,开始搜查整个京城。至于具体情况如何,张浩然便不得而知了,这三日李三果并没有来。

    张浩然也被大理寺少卿问过话,他的身份、家世、才华皆无问题,所作科举题目更无半点瑕疵,加上是皇帝钦定的状元,而且还是三元及第,他的真实性并未被怀疑。

    此时,张浩然正躺在床上假寐,百无聊赖的他正在思索自己的路。突然,房门被敲响了。

    张浩然心中一动,暗想所谓的富贵应该来了。

    他忙起身,抬眼过去,只见门外站着刑部左侍郎韩玉,他不是主角,还是陪同着一位白皮白净穿着内长侍官服的太监!

    张浩然眼尖,一眼认出这不正是皇帝李勋奇的贴身太监吗?

    他忙站起,抖了抖长袍,拱手说道:“韩大人,王公公。”

    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,主管内侍省之一的内长侍,王忠贤虽是个宦官,但绝对是皇帝面前的红人,跟了李勋奇三十多年,王忠贤的眼光不比赵丰都这样的老狐狸差。

    相反,他的眼光很毒,知道什么人将来会发达。

    很显然,眼前这位金科状元就是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有才有志,还有靠山,不发达能行吗?

    所以王忠贤没有故作高傲,而是随和的一笑,道:“哎呦,让状元郎委屈了,真是该死。韩大人,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,刑部那么大,怎么能让状元郎住这样的房子呢?真把状元郎当科举舞弊的罪人了吗?告诉你,陛下可是提了,谁都能作弊,单单就是状元郎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内长侍只是正五品下,官衔肯定没有刑部侍郎大,但谁叫人家是皇帝的贴身太监呢?所以韩玉只能赔笑,道:“哎呀王总管,这是我考虑不周,我的错,我的错,我这就给状元郎换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。”张浩然连忙劝道:“内长侍大人,这都是我执意在此,科举舞弊案一日不查明,我便身有嫌疑,任何考生都不能避免。只是不知内长侍大人亲自来这,有何公干?”

    王忠贤一拍额头,捏着兰花指说道:“哎呀呀,看咱家这本笨脑袋,差点把大事忘了。张浩然听令,陛下有令,责其进宫候旨!”

    张浩然心中一动,问道:“内长侍大人,可够透露则个?”

    一旁的吏部侍郎韩玉也面露好奇。

    王忠贤摇了摇头,啧啧道:“不可说,不可说,进宫你便知晓了。状元郎啦,这可是有贵人当面助你啊。走吧状元郎!”

    说着,王忠贤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张浩然皱了皱眉,没有多想,跟着王忠贤走出了刑部,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行驶,竟然没去宫城,反而朝皇城外驶去,过了承天门,来到朱雀大街,顺着大街朝东北方走去。

    “长侍大人,咱们这是要去哪儿?”张浩然好奇问道。不去太极殿,怎么朝东北方驶去?

    东北方么?张浩然一愣,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:大明宫!

    大明宫是大夏京城内三座主要宫殿最大的一所,俗称“东内城”,当今陛下大多时在京城正北面的太极殿办公,只有避暑、接见使节的时候才前往大明宫。

    大明宫坐落于金陵城的东北,地势高平,金鳞河汇聚成泊,有起伏山丘,大明宫修建如此,风景秀丽,宫殿巍峨,异常大气。以前的皇帝大多在此论政,但李勋奇闲这里过于悠哉,才转到太极宫。

    想到了目的地,张浩然眉头一挑,又问道:“长侍大人,这是要去大明宫吗?难道有使节前来?”

    内长侍王忠贤正闭目养神,听到张浩然的话,他微微开眼,扫了一眼张浩然后便又合拢,声音尖细,道:“不愧是状元郎,这么快就猜到了。再等几日,突厥使节便会前来,陛下已经责令鸿胪寺和礼部准备,就在大明宫接待。”

    “这和我有何关系?”张浩然询问道:“还请大人透露一二,在下不胜感激!”

    王忠贤笑了笑,道:“这话咱家本不该说,身为奴才,不能议论圣上,不过状元郎问了,咱家便透露一下。”

    说着,王忠贤侧过头来,尖声细语道:“状元郎也知道,陛下殿试策问所用的那卷雄鹰捕蛇图乃突厥可汗献上,本意在于讥讽我朝,幸得状元郎义正言辞斥责其阴谋。不料突厥乃先礼后兵之策,三日前来信,说崇尚我大夏文化,特派突厥世子前来拜谒,即日便到。而在信中还特别强烈突厥王子想要和我朝同龄才子较量一二,看看我朝文人志士的才学…”

    这时,张浩然才知道李三果所谓的富贵是什么。

    突厥可汗派儿子前来,说是较量,其实就是挑衅!大夏素来以文治国,重视教育,国内士子多学士,如果在这场较量中还不如突厥王子的话,那简直就是打脸,**裸的打脸,不如找根绳子上吊算了。

    所以皇帝非常重视此事。

    而自己,正好迎面赶上,年仅十七岁的三元及第状元,年纪、才华刚刚好,若能把突厥王子压得死死,这场富贵绝对赚的大发!

    要知道,科举制度只是进入仕途的一个手段而已,是普通百姓和普通官员子弟的晋升之路,看似重视,但对于真正的官二代们来说,他们根本就不屑参与。像尚书令、中书令、侍中、左右仆射这样的二品大员,他们的子孙根本不需参加科举,而在最顶级的学府国子监、弘文馆内学习后,便能靠家族荫庇被举荐入仕,而且前景好,哪像举人们一个个拼死挤独木桥呢?

    入了仕,才只是第一步,如何升官,才是根本。

    吏部考核官员升迁,全凭功绩,没有点人脉,想要升迁谈何容易。

    但眼前这个富贵,却是能加快升迁的大机遇。

    再大的功绩,也比不上为国争光,卫青、霍去病为啥弱冠之龄便能封将?便是因为为国争光!这是一条康庄大道。

    张浩然完全能想象,这场文采较量,将是一块最大的蛋糕,京城内所有而立之年下的文人学士都将蠢蠢欲动,谁都眼馋。

    而自己能有这个机会,三元及第是一个原因,更重要的还是有人推荐,是谁呢,张浩然想到了红鸾这位便宜的姑姑。

    “下次见面,一定要好好谢谢她!不过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,她的身份就容易猜了,难道是…”

    张浩然暗暗寻思。

    ps:亲们,书传的量的确少,我正在努力码字,毕竟不是专业的,还有工作要忙~~~请见谅。现在签约了,一切都要靠成绩说话,我会努力的,感谢你们。